 |
减排政策、目标、措施
|
本公司东莞厂已于2024年通过SBTi倡议,预计至2030年范畴一、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42%;范畴三减少25%。 |
|
 |
|
以下为近两年东莞厂相关电力资源减排方案与措施,以前一年度使用量评估次年使用量,设定减量目标及相关措施,近两年相关减排措施及实施情形如下表所示:
|
|
类别 |
减排措施方案
|
2023年
|
2024年
|
预计目标
(用电度数/每万产值)
|
相较
前一年度
减排量
|
预计目标
(用电度数/每万产值)
|
电力
资源
|
1.合理安排生产计划,避免机器空转情况发生
|
250度
|
5.80%
(已达成减量)
|
240度
|
2.选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更换替代或加装节电装置
|
3.加强线路、生产辅助设备的维护保养,避免无效电耗
|
4.实施员工节约用电的教育训练,张贴节约用电提示和标志
|
5.加强空调监督管理,同时对中央空调冷水机工作温室进行节电设置
|
|
|
本公司昆山厂针对范畴一、二,以2019年为基准,以每百万营收排放量,设定减量目标预计于2024年减排40%及2025年减排50%,昆山厂2024年相关减排措施及实施情形如下表所示:
|
|
昆山
|
预计目标
|
实际减量
|
减排措施方案
|
2024年
|
40%
|
42%
|
1.进行老化设备更新
|
2.太阳能发电装置扩大
|
3.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,定期对机泵加换润滑油,保持设备运转正常,降低设备故障率、损耗,节省维修成本。
|
2025年
|
50% |
- |
|
|
温室气体
|
本公司依循ISO14064国际标准及公司相关管理办法,对经营活动中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自主盘查,涵盖范围包含台北总公司、彰化厂、昆山厂、东莞厂,依据盘查结果,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及措施,积极推动各类温室气体减量排放,降低对地球暖化所造成的环境及气候影响。台北总公司及彰化厂依据ISO14064-1规范,自行盘查;昆山厂依据ISO 14064-1规范,并于2025年3月取得第三方查证;东莞厂于2024年通过SBTi倡议,预计至2030年范畴一、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42%;范畴三减少25%。
|
|
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(CO₂)、甲烷(CH₄)、氧化亚氮(N₂O)、 氟氢碳化物(HFCs)、全氟碳化物(PFCs)、六氟化硫(SF₆)、 三氟化氮(NF₃),2024年统计出之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(类别1)为1107.93公吨CO₂e、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(类别2)为15460.92公吨CO₂e、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(类别3~6)为38407.41公吨CO₂e,而排放密集度为9.28,相较2023年减量 3.32%,各类别排放量明细如下:
|
|
|
|
2023年
|
2024年
|
范畴一
|
1039.93
|
1107.93
|
范畴二
|
12793.40 |
15460.92
|
范畴三
|
3063.95
|
1535.97
|
单位排放量(百万营收)
|
3.17 |
3.06 |
|
|
 |
2024年(单位:tCO2e)
|
类别3:运输产生之间接温室气体排放
|
3.1上游运输和货物配送产生之排放
|
188.29
|
3.2下游运输和货物配送产生之排放
|
68.47
|
3.3员工通勤产生之排放
|
7.35
|
3.4客户和访客运输产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
|
3.5商务旅行产生之排放
|
1271.86
|
类别4:组织使用的产品之间接温室气体排放
|
4.1购买商品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
|
4.2资本货物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4.3处理固体和液体废弃物产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4.4资产使用产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4.5使用上述子类别中未描述的服务产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类别5:使用来自组织产品间接排放
|
5.1产品使用阶段之排放或清除
|
不具重大性 |
5.2下游租赁资产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5.3产品生命终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5.4投资产生之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类别6:其他来源间接排放
|
其他来源之间接温室气体排放
|
不具重大性 |
|
用电量
|
|
电力
|
2022年
|
2023年 |
2024年 |
台北 |
173.79
|
114.40
|
111.41
|
彰化 |
1089.60
|
1065.33
|
1226.53 |
东莞
|
15498.04
|
12133.87
|
15234.36
|
昆山
|
10558.67
|
9312.42
|
11439.77 |
总量
|
27320.10
|
22626.03
|
28012.08 |
密集度(百万营收)
|
4.44
|
4.25
|
4.73
|
|
|
 |
|
 |
东莞厂已于2024年7月顺利完成太阳能板安装 |
|
|
本公司为因应减碳趋势,积极进行自主减碳行动。我们不仅宣导并推行各项节能减碳措施,包括机器设备汰旧换新、改进制程,以及使用高效能的LED灯管和定时控制室内空调温度,降低能耗。
同时,我们也陆续评估及导入太阳能发电系统,以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,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,达成电力减量。公司亦鼓励员工参与节能减碳的行动,通过内部培训和宣导,提高全体员工的节电意识。2024年因产量增加,故用电量亦增加,2024年已于厂区规划安装太阳能板,致力提升再生能源比例。
|
废弃物
|
本公司制程废弃物管理政策以源头开发管理、减少制程废料及终端回收分类做为废弃物管理三阶段,生活废弃物方面,提倡使用环保器具,加强员工确实执行垃圾分类,以达到废弃物减量。此外,我们也积极推动无纸化办公,鼓励员工减少纸张使用,并于办公环境张贴提醒,提升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,相信通过这些努力,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冲击,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环保价值。
|
|
|
废弃物 |
台北
|
彰化
|
东莞
|
昆山
|
总计
|
有害
|
非有害
|
有害
|
非有害 |
有害 |
非有害 |
有害 |
非有害 |
2023年
|
- |
- |
0.34 |
1.20 |
0.24 |
0.00 |
8.30 |
50.42 |
60.50 |
2024年
|
- |
- |
0.00 |
2.99 |
0.27 |
9.01 |
16 |
62.00 |
90.27 |
|
|
 |
水资源
|
本公司执行制程用水再回收, 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,此外,公司定期检修水管,改用节水阀门等相关节约措施,杜绝水资源浪费,管理单位平日加强用水量监督及对全体员工进行用水宣传教育,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和责任感。2024年用水量为98,212.55m3,用水密集度为16.58,本公司取水源自第三方用水及地表水,排水量为估略,以取水量之80%为废水量计算。
|
|
|
|
2023年
|
2024年
|
取水量
|
76,252.67 |
98,212.55
|
用水密集度(百万营收) |
14.31
|
16.58
|
|
|
 |
能源使用
|
本公司秉持永续发展理念,积极推动能源管理,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、降低碳排放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。我们的非再生能源来源包括天然气、外购电力、柴油及汽油,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本公司持续优化能源使用策略,通过节能技术、设备汰换更新及运行优化,降低能源消耗。同时,我们积极管理非再生能源的使用,并逐步转向绿色能源,以实现更低碳的营运模式,为永续未来贡献心力。2023年非再生能源使用量为192,911.94 GJ, 2024年非再生能源使用量为111,839.78 GJ ,相较2023年使用,2024减少42%。
|
|
能源管理
|
非再生能源
|
单位
|
2023年
|
2024年 |
用量
|
百分比
|
用量
|
百分比
|
外购电力 |
KWh |
22,626,029.18 |
88.53%
|
28,012,078.85 |
90.17% |
GJ |
81,453.71 |
100,843.48 |
汽油 |
L |
11,753.52 |
0.42% |
11,584.46 |
0.33% |
GJ |
383.76 |
368.98 |
柴油 |
L |
32,627.26 |
1.25% |
23,724.87 |
0.77% |
GJ |
1,147.25 |
858.26 |
液化天然气 |
m³ |
239,612.00 |
9.81% |
259,305.00 |
8.73% |
GJ |
9,027.14 |
9,769.06
|
总量(GJ)
|
92,011.86
|
100% |
111,839.78
|
100% |
|
注 1:上述统计范围为台北总公司、彰化、昆山、东莞。
注 2:非再生能源使用:包含间接能源耗用(电力)、直接能源耗用(如汽油、柴油、天然气)。
注 3:计算公式为 GJ=kwh*0.0036;1GJ=1000000 kJ
注 4:2024 年热值参考台湾环境部公告,柴油热值为每公升 8,642kcal;汽油热值为每公升 7,609kcal;天然气热值为 9,000kcal/ m³, 每 kcal 为 4,186J( 焦耳 ),每度电为 3,600KJ,1GJ=10 亿焦耳。
|